河北省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5:00:38   浏览:847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99年5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9年5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9〕第8号发布施行)



第一条为防治陆上石油勘探开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石油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的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石油勘探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四条油田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油区环境规划,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因破坏油田设施、盗窃原油以及土炼油等违法行为造成环境污染。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和改善油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破坏油田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六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油田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

第七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制度,以及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油田建设项目竣工后,其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由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八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实行清洁化生产,减少原油落地,并严格执行井控技术规定,防止井喷污染。

第九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在钻井和井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岩屑或其他废弃物,应当进行回收利用或做无害化处理;对含有汞、镉、六价铬、铅、砷、氰化物、黄磷等可溶性剧毒物质的泥浆、岩屑或其他废弃物,应当采取防水、渗漏和溢流等有效措施存放。

第十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排放的废气、烟尘、粉尘应当符合国家或本省的有关规定。天然气、油田伴生气及炼化系统中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条件的,必须经过充分燃烧或采取其他防治污染的措施。

第十一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实行用水管理制度,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对含油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注水标准的,应当实行回注,减少废水的排放量,保护地面水和地下水不受污染。含有污染物的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第十二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控制和管理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及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三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和装置应当采取消音、隔音、防振等有效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第十四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运输原油、酸、碱、泥浆和其他有毒、有害货物的车辆,应当采取防渗漏、溢流和散落的措施;货物底角和洗车水应当定点存放,集中处理。

第十五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的规定,加强对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管理,定期巡查,及时维护保养。

第十六条发生井喷、输油管道破裂和穿孔等突发性事件时,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回收落地原油,防止污染面积扩大。同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并将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及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于每月(或季)初向当地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当月(或季)的钻井、试油等作业的计划,并注明井号、井位;同时报送上月(或季)实际各类作业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及防治污染的措施与效果。

第十八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加强对防治污染设施的管理,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治污染的设施因维修需暂停运行、拆除或闲置的,应当按照规定报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报告之日起,对需暂停运行的,应当在七日内予以批复;对拆除或闲置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予以批复。逾期未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十九条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在生产活动中排放污染物的,设区的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下列规定依法征收排污费:

(一)超过国家或本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废水、废气、环境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按照国家或本省规定缴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

(二)造成原油落地或油水混合液浸没地面的,每平方米征收排污费五元;油水混合液未浸没地面的,以肉眼可辨呈点状、片状、弥漫状的,每平方米征收排污费二元。以上污染应当在十日内清理恢复地貌,不得扩散污染。逾期未清理恢复地貌的,加倍征收排污费。

(三)在永久性占地的采油井场内造成原油落地,在十日内清理完毕的,可以缴纳百分之五十的排污费;逾期不清理的,按本款第(二)项规定的标准加倍征收排污费。

(四)无防水、渗漏和溢流等措施,堆放含汞、镉、六价铬、铅、砷、氰化物、黄磷等可溶性剧毒物质的泥浆、岩屑或其他废弃物,每吨每月征收排污费二元。

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原油落地或油水混合液浸没地面的原因是由石油勘探开发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造成的,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免于承担缴纳排污费的义务。

第二十条发生井喷和废气、废水排放等造成环境污染事故,以及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2002年全国春运工作总结》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


关于印发《2002年全国春运工作总结》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国经贸运行[2002]232号

关于印发《2002年全国春运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有关
部门:
  在各地区、各部门精心组织下,2002年春运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将《2002
年全国春运工作总结》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春运工作情况,总结经
验,表彰先进,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推动今后春运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二年四月十五日
 
2002年全国春运工作总结
  2002年春运自1月28日开始,于3月8日结束。据初步统计,春运40天,全国
共运送旅客17.53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其中:铁路完成1.28亿人次,增
长1.2%;公路完成 15.92亿人次,增长4.4%;水运完成2440万人次,下降7.
6%;民航完成838万人次,增长17.3%。今年元旦、春节相隔时间较长,民工返乡、
学生放假、职工探亲等分开出行,节前总体客流比较平稳,未出现大的高峰。春
节黄金周期间,全国旅游出行人数比往年增加,节日7天共运送旅客1.97亿人次,
增长4.7%。节后客流高峰出现早、持续时间长,2月18日(正月初七)即形成节
后第一个高峰,当日铁路客运量426万人次,突破春运历史最高纪录。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春运工作的指导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重安全,
提高服务,实现了旅客"遄叩昧恕⒆叩煤谩⒆叩冒踩?哪勘辍=衲甏涸斯ぷ鞯
奶氐阌幸韵录父龇矫妗?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是做好春运工作的关键
  各地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做好2002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办发电[2001]48号)和国家经
贸委《关于认真做好2002年春运工作的通知》(国经贸运行[2001]1320号)要求,
高度重视今年春运工作,成立了由主要(管)领导挂帅、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的春运领导机构,建立了日常办事机构和值班制度,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
情况,专题研究、部署春运工作。春运期间,许多地方的主要领导亲赴车站、码
头、机场等检查工作,慰问一线职工,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国家经贸委、铁道部、
交通部、民航总局、公安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等部门派出工作组分赴华东、
华南、西南、西北、华中地区及渤海湾、长江沿线检查、指导春运工作,特别是
运输、公安等部门的领导还亲临一线协调解决春运中的重大问题。各地劳动保障
部门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各地经贸委(经委、交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承担
了春运办公室的工作任务,组织有关部门拟订春运工作方案,协调解决春运中存
在的问题,发挥了经济综合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
  二、精心组织、运力充裕是做好春运工作的基础
  春运之前,运输部门在科学预测客货运量,分析客流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了
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输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准备了较为充裕的运力,基本上满足
了旅客的出行需要。
  铁路部门根据今年的春运特点,继续实行节前、节后临客三套开行方案以应
对正常客流、高峰客流和突发性客流。春运期间,铁路共开行跨局临客8606列,
同比增加1203列,开行局管内临客3262列,同比减少27列,重点车站基本未出现
旅客大量滞留现象。公路部门为实现旅客“走得安全、走得及时、走得有序、走
得满意”的工作目标,根据运量预测,安排运力和班线,平均每天开行120万班
次,共组织投放大、中型客车62万辆,同比增长5.3%。为重点做好进出广东的省
际旅客和民工疏运工作,交通部从17个省(区、市)组织了4100辆加班车和8000
辆包车支援广东省。各地也组织了一定数量的社会运力,支援运力紧张的地区或
作为应急储备。水运部门针对长江、海峡、陆岛运输的特点,有重点地投放运力,
对长江沿线武汉以下的港口,采取增加航班密度和挂靠的措施,满足了旅客乘船
出行的需要。民航部门加开了加班、包机5770班,其中国内线5107班、国际及港
澳线663班。春运期间,民航共执行班次82918班,同比增加15477班,增长22.9%,
提供座位数1432万个,增加119万个,增长9%,旅客运输量创历史新高。城市公
交部门重点做好车站、码头、机场等旅客的集疏运工作,灵活调度运力,增设乘
降站点,延长运行时间,方便了人民群众乘车。
  铁路、交通部门在做好旅客运送的同时,还统筹安排运力,兼顾货物运输,
基本保证了重要物资和重点企业的运输需要。
  三、采取措施、严格管理是做好春运安全的保障
  运输安全历来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今年春运安全目标明确,抓得早、
措施严,使运输安全形势好于往年。春运开始前,各运输部门对投入春运的运输
工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严禁不符合技术条件的车船、飞机参加运营。铁路部
门把安全作为春运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提高设备质量、强化职工劳动纪律和生
产纪律管理、加强现场作业控制等关键环节,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公路部门加强了对司乘人员的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严防驾驶员
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对长途客车配备2名驾驶员,并对驾驶时间作了明确规定;
为防止爆炸、燃烧事故,多数一级汽车客运站安装了安全检查仪,严禁携带“三
品”上车。水运、民航和城市公交部门也普遍加强了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运
输工具和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公安交管部门对参加春运的车辆继续实施临
检措施,加强对客运车辆特别是卧铺车安全状况的检查,对不符合安全通行条件
的三级以下公路禁止夜班车通行,对过度疲劳的驾驶员实施强制休息,加大路面
的查控和违章处罚力度,对严重超员的客车实行卸客转运,安全形势有所好转。
各地按照国家经贸委、交通部、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卧铺车生产、
使用和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1]1025号)要求,开展卧铺车整
顿和改造工作,从源头上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春
运前对4481辆卧铺车全部进行了改造整顿,经过整顿改造,全区未发生一起死亡
3人以上的卧铺车道路交通事故。春运期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交
通事故8起,死亡116人,受伤180人,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1.1%、6.5%和19.3%。
由于公路客车严重超载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重点国道春运期间没有发生群死群
伤的特大恶性事故。
  公安、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努力维护春运治安秩序。在重点线路、重点地区和
重点部位严厉打击“车匪路霸”和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与运输部门联手查堵“三
品”,消除了大量不安全隐患,使车站、码头、机场周边的治安环境得到改善。
旅客出行的安全感增强。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军、武警部队在春运中共派出执勤
服务小分队657个、4.9万人次,为春运治安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四、转变观念、改善服务是提高春运质量的根本
  为提高服务质量,运输部门改变了春运期间客流量大、服务工作难的传统观
念,把春运作为展示行业风貌、提高竞争力的机遇。铁路部门把春运作为今年“
客运服务质量年”的第一战役,除采取各种措施方便旅客购票外,还加强了站车
服务,大多数站车在客流大的情况下,坚持卫生清扫和服务制度,做好列车供水
和餐饮供应,引导旅客有序上下车,服务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客车始发正点率为
99.8%、与去年持平,终到正点率为97.9%、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交通部门努
力改善车站、码头的候车条件,增加服务内容,更新改造设施,购置了一批中、
高级客车,为广大旅客提供了更为舒适、便捷的运输服务。民航部门在保证运输
安全的前提下,高度重视运输服务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做好售票、值
班、安检、乘机等环节的服务工作,并为旅客排忧解难,让旅客走得顺心舒心。
今年春运期间,旅客投诉大量减少。
  春运期间,各地区、各运输主管部门均设立了春运投诉值班电话,24小时值
班,受理旅客的投诉,及时核实情况,认真予以查处,较好地维护了旅客的合法
权益。
  五、舆论引导、广泛宣传是做好春运工作的条件
  春运期间,各地区、各运输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板报等形式,向旅
客介绍春运情况和乘车常识,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各种信息、动态,为旅客出行
提供方便。公安部门制作了大量的交通安全宣传节目在媒体上播发,提高了交通
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媒体发布劳动力市场需求,引导民工有序
流动。气象部门及时预测发布重点城市和旅游名胜景点的气象预报,为旅游出行
提供参考。
  各新闻媒体加大了春运的宣传报道力度,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铁路客票和部分
地区公路客票调价的听证会进行实况转播,广播、电视、报纸在重要栏目大量编
发春运消息和动态,及时报道好人好事,揭露批评尚存问题。据统计,春运40天,
各大新闻媒体播发铁路春运方面的消息1800余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监督作用。

  今年春运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铁路旅客高峰期购
票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车站、码头的候车(船)室存在脏、乱、差的现象;
部分车辆内的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有待改善;公路客车严重超载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地方公路和县乡道路安全隐患较多;春运后期道路客运安全形势比较严峻等。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总结今年的春运工作,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肯定成
绩,找出问题,研究改进措施,为做好今后的春运工作打好基础。(完)


客货窗口单位路风建设若干规定

铁道部


客货窗口单位路风建设若干规定
1995年6月19日,铁道部

在1993年和1994年的路风整顿中,部先后对客货窗口单位职工提出了“三项制度”、“四条纪律”的要求,对遏制路风问题发生,巩固整顿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客车路风专项整顿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经研究,对“三乘”单位的段队干部及“三长”(列车长、检车长、乘警长)提出“五个不准”的规定,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国务院反腐败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现将这几项规定一并印发,请认真按照执行。
三项制度:(1)挂牌上岗。(2)公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3)公布举报电话。
四条纪律:(1)旅客列车剩余卧铺要广播公布数额,在列车长办公席集中办理,不许“三乘人员”代办,不准索要钱物。(2)车站售票窗口的固定票额要向旅客公布,不允许切块、截留、卖“大户”。(3)车站、列车要由专人售货,不准搭售商品,强买强卖。(4)客货延伸服务要坚持旅客货主自愿的原则,不许搞强行服务、制造服务。
五个不准:(1)不准索要和接受下级或旅客的钱物,凡索要和接受者,视为受贿。(2)不准私占包房。(3)添乘或值乘中,不准饮酒和接受特殊招待。(4)不准送亲友无票乘车,越席乘车。(5)不准到关系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各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执行。各级路风、客运、货运、公安、车辆及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确保“三项制度”、“四条纪律”和“五个不准”规定落到实处,对违反者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